生活,總是艱難曲折;道路,總是凹凸不平。
人生短短幾十年,別和自己過不去。
與其被無情的歲月打倒,不如學會在復雜的世界里善待自己。
愛自己,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。
人民日報總結了9個善待自己的好習慣,希望從此刻開始,大家不為難自己,不辜負歲月。
1.堅持去學習
有句話說:
“如果這世界上有可以讓人逆生長的藥方,學習必是其中一味。”
越熱愛學習的人,越不容易被塵世紛繁所擾,越能收獲內心的豐盈。
《我們仨》的作者楊絳先生,1997年,不幸遭遇女兒去世。
一年后,丈夫錢鐘書也撒手人寰。
人生的無常,讓她一度悲痛欲絕,直到她找到內心的寄托:讀書學習。
往后的日子,她閉門謝客,常常一個人沉浸在書齋里,體味靈魂的詩意棲居。
漸漸地,她變得越來越平和,越來越通透。
世事紛繁,彩云易散。
越是艱難處,越是修心時。
學的每一行字,讀的每一頁書,都是對生命的滋養(yǎng)。
堅持下去,豐盈內心,你終能走過歲月,不畏風雨。
2.整理好情緒
老話說得好:
“人若一生氣,百害無一利?!?/p>
壞情緒,是健康的天敵,是人生的毒藥。
科學家賴利博士做過一組實驗。
他分別在兩組小鼠身上注射了一種能引起乳腺癌的致癌物質。
其中一組受到保護,情緒相對穩(wěn)定,另外一組受到刺激,情緒比較波動。
結果顯示,一段時間后,情緒穩(wěn)定的小鼠致癌率是7%,而情緒不佳的小鼠致癌率竟高達60%。
于是賴利博士得出結論:情緒緊張容易引發(fā)癌癥,甚至造成擴散。
生氣,其實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。
想要讓自己身心健康,就要學會放寬心,少生氣。
別人的詆毀,不必理會;人生的瑣事,無需動怒。
把心胸放寬,把榮辱看淡,放過別人,就是放過自己。
3.保持鍛煉習慣
短視頻《人生最后十年》,一度刷爆朋友圈。
視頻中的兩位老人,鍛煉習慣不同,命運也截然不同。
一位老人清晨就早早從睡夢中醒來,穿上輕便的運動鞋,以晨跑開啟一天。
隨后,他騎上自行車,悠閑地去買菜。
空余時間,他還時不時出去旅行,甚至攀登了瑪雅金字塔。
另一位老人,直到中午才從醫(yī)院的病床上醒來。
他笨拙而又緩慢地穿上拖鞋,來到輪椅上,由護士推著去做系列檢查。
人生下半場,拼的是健康。
鍛煉和不鍛煉,過的是兩種人生。
《英國運動醫(yī)學雜志》一項長達15年、涉及8萬人的研究早就發(fā)現:
普通人通過鍛煉身體,可降低至少28%的死亡風險。
管住嘴,邁開腿,一天兩天也許看不出明顯變化。
五年十年后,跑過的路,流過的汗,終將讓你實現蛻變。
4.學會斷舍離
唐代柳宗元的《蝜蝂傳》里,寫過這樣一種小蟲“蝜蝂”。
它在爬行時,無論遇到什么東西,都會抓過來背上。
一開始,蝜蝂沒覺得有什么困難。
日復一日,它們身上背的東西越來越多,前進之路也越來越困難。
直到累死,蝜蝂也不肯把背上的東西卸下一些。
人活一輩子,千萬別像蝜蝂一樣,被過高的物欲壓的喘不過氣。
古語有言:
“人生只為欲字所累,便如馬如牛,聽人羈絡,若果一念清明,則淡然無欲?!?/p>
終日汲汲于功名利祿,便會猶如牛馬,失去了自由的可貴。
良田縱有千畝,也不過一日三餐;廣廈縱有萬間,也無非臥榻三尺。
人生需要斷舍離,得不到就放手,夠不著就放棄。
刪繁就簡,清空負累,你才能輕松上陣,洞見幸福。
5.敢于拒絕別人
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《人間失格》里,有這樣一位男主人公葉藏。
在家里,他即便心中苦悶,也要強裝開心,不愿透露心緒。
在學校,他時常為了融入集體,努力做出各種搞笑的表演。
時刻壓抑自己、不懂拒絕別人,最終讓他苦不堪言地寫道:
“我的不幸,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,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,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。”
每個人所理解的世界都不盡相同,沒必要讓所有人滿意。
如果一件事一開始就讓你不舒服,那么越早拒絕越好。
英國作家露西?凱拉韋告誡我們,只應對三類事情說“是”:
必須做的、想做的和應當做的。
除此之外,都要懂得勇敢說“不”。
生命來來回回,學會拒絕,才能少點委屈;懂得說“不”,才是善待自己。
讓自己舒服,才不枉在人間走一遭。
6.嘗試新鮮事物
有人問:“為什么活到什么年紀,都要保持好奇?”
有個答案備受好評:
“好奇心伴隨著問題,問題產生對答案的期待,而答案在這種被期待中指向未來。”
時刻保持好奇心,敢于嘗試新鮮事物,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躍遷。
方漢奇先生是中國新聞史學界的泰斗。
他退休后,看到別人都在電腦前游刃有余,就在70歲的年紀大膽鼓起勇氣,學習五筆打字。
84歲那年,微博興起,好奇的他又嘗試開起個人微博,并擁有了175萬粉絲。
到了快90歲的年紀,他又轉戰(zhàn)微信,玩得不亦樂乎……
他說:“要知道梨子的味道,就要親口嘗一嘗?!?/p>
年齡和能力,從來不是不敢嘗試的借口。
要讓自己不被瞬息萬變的時代所拋棄,就該勇敢去嘗試,去折騰。
試一試,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、多少機遇。
7.認真的生活
王爾德說:
“我們都在生活的陰溝里,但仍有人仰望星空。”
生活是一面鏡子,你如何對待生活,生活也如何對待你。
一代大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生,可謂“顛沛流離,苦難重重”。
早在高中時,他恰逢戰(zhàn)亂,三餐不保;畢業(yè)后,他又輾轉各地,倍受苦楚。
即便如此,他也沒有被打倒,而是努力生活。
每天晨起,他會給自己泡上一杯清茶,看著碧綠的茶葉在杯子里上下浮動,時不時冒出氤氳的水汽。
然后,他會安安靜靜坐在沙發(fā)上,開始看書創(chuàng)作。
到了飯點,他最是講究。
“兩面焦黃,徑可一尺”的雞蛋餅、“雞片腰片魚片肉片都極嫩”的米線、“酥爛而形不碎”的東坡肉,都是他的心頭好。
人生難免苦楚,但可以自己加點糖。
早睡早起,對著朝陽說一聲“你好”;三餐規(guī)律,讓美食來治愈自己。
認真生活的人,才值得歲月溫柔以待。
8.定期獎勵自己
有人說:
“懂得定期獎勵自己的人,不會活得太差?!?/p>
獎勵自己,是內心愉悅的來源,也是強化習慣養(yǎng)成的捷徑。
《掌控習慣》一書里提到,人們行為改變的核心有4步,即:提示、渴求、反應、獎勵。
比如,當對工作感到壓力時,這是一種提示。
此時你會情不自禁想要改變現狀,實現人生的逆襲,這是渴求。
隨后你會通過閱讀、鍛煉等方式,來規(guī)避焦慮,做出改變,這就是反應。
而整個環(huán)節(jié)最后,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獎勵。
每當完成一項小目標,不妨定期給自己一點應得的獎勵,不斷正向激勵。
也許是一個心儀許久的包包,也許是吃一頓豪華大餐,也許是約上三五好友,痛快玩上幾天……
在及時回饋中,你才能更有動力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9.懂得自我欣賞
作家三毛說:
“一個不懂得欣賞自己的人是很難快樂的?!?/p>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。
電影《當幸福來敲門》里,克里斯因為一次失敗的投資,花光了所有積蓄,妻子也失望地離開。
為了養(yǎng)活自己和孩子,他每天提著幾臺“又貴又沒用”的掃描儀四處推銷,卻慘遭各種冷眼。
盡管別人看低他,但克里斯卻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,相信自己能行。
他對自己說:“別人看起來都過得很幸福,為何我不能享受幸福呢?”
就這樣,他最終從20位求職者中脫穎而出。
沒有人天生完美,沒有人不會遭受質疑。
別畏懼他人的眼光,別吝嗇對自己的贊美。
當一個人懂得欣賞自己,世間美好就會與之相遇。
▽
《浮生六記》里說:
“人生碌碌,競短論長,卻不道枯榮有數,得失難量?!?/p>
歲月蹉跎,半生已過;善待自己,悅納自己。
別蹉跎歲月,別辜負生命。
我是無名漁夫(微信/QQ:181628402)軒鼎創(chuàng)業(yè)旗下講師,全職網賺創(chuàng)業(yè)11年,知名實戰(zhàn)派互聯(lián)網項目培訓者,為草根提供網上賺錢項目交流技術方法及最新互聯(lián)網項目分享!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,也可加我微信QQ交流分享!更多干貨可訪問創(chuàng)業(yè)課堂https://www.chuangyeket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