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正非的哲學:接納不完美的自己。
(一)
前段時間,中央電視臺采訪華為CEO任正非的視頻,相信大家都看過。
任正非在采訪中說:
我這一生就是短的,我只做長我這塊板,我再拼別人一塊長板,拼起來就是一個高桶了。
他還說:完美的人,就是沒用的人,一看這個人總是追求完美,就知道他沒有希望。
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。
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的優(yōu)秀,都想改正所有的缺點。
任正非并不這樣認為,他的意思是:人人都有缺點,有缺點很正常,不要去改正所有的缺點做個完美的人,要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優(yōu)點上,最大限度發(fā)揮自己的長處。
這是企業(yè)家任正非的經驗總結。
可是現實中,我們都很難接納自己的缺點。
似乎總有一個聲音不停的指責自己“明明知道自己的缺點,卻不改正,簡直是不知羞恥?!?/span>
這讓我們時時刻刻都坐立不安。
到底我們該怎么做?
(二)
在討論這個問題的之前,我們先問問自己有哪些缺點?
比如:
為什么自己總是喜歡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問題?
想減肥卻忍不住美食的誘惑?
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這該死的討好型人格?
當我們想起自身的時候,出現在腦海中的總是那些無法擺脫的缺點。
可奇怪的是,有時越是想要擺脫這些缺點,這些缺點越容易賴在身上不走。
比如,
越想克服上臺緊張的壞毛病,越這么想,上臺越會感到緊張;
越想逼迫自己睡覺,反倒越容易失眠……
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。
那么該如何面對自身不完美?
(三)
想必,每個人都用過很多方式,來改變缺點。
最常見的,就是壓抑。
然而,刻意壓抑自己需要耗費很大的心理能量。
壓抑就像給自己筑了一道“堤壩”一樣,這道“堤壩”無時無刻在承受著情緒的壓力。
久而久之,人就會感到疲憊、甚至出現行為異常。
在“哥哥”張國榮生前的最后一部電影《異度空間》中,他扮演了一位常年壓抑著心理秘密的心理醫(yī)生阿占。
中學時的女友因不想和他分手而自殺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,阿占選擇了壓抑。他不僅扔掉了與女友相關的所有物品,還強迫自己徹底忘記女友。
他以為選擇了壓抑、遺忘,事情就會跟沒有發(fā)生過一樣。但是在很長的時間里,他一直都沒有辦法愛上別人。而當他再一次動感情的時候,女友的幻覺又反復地出現,不斷地干擾他的回憶……
壓抑,能緩解一時的痛苦,但是卻無法解決問題本身。
其次,我們還經常用自責來懲罰自己。
在我們的大腦中,似乎住著一位嚴厲的家長。
一旦我們表現得不好,它就會在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:
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小事也能被搞砸?
你真是世界上最蠢的人了!
實際上,這種聲音可能來源于我們成長的經歷。
如果小時候經常被責備、訓斥,這種評價就會被我們內化成自己的聲音。
日本電影《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》,女主松子從小就得不到父親的夸獎和喜愛,相反,一旦犯錯還會受到父親責備。
于是,年幼的松子總是會以為:“一定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么,才得不到愛?!?/span>
在后來的人生中,她遇到了很多的“渣男”,有的對她始亂終棄,有的對她實施暴力,還有鋃鐺入獄的……但幾乎無一例外,她都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忍了下來。
過度自卑,成了她一生痛苦的根源。
自責,不僅會讓人變得自卑、畏首畏尾、拖泥帶水。嚴重的還會產生自殘、自殺的念頭。
“合理化”也是我們常用的應對方式。
合理化,通俗地說就是給自己找借口。它看似是一種“接納”,但其實并沒有觸及問題本身,不能幫助我們獲得提升。
例如,當我們否認自己能力不足時,我們會說這件事情太難做了。但實際情況是,即便事情很難,有的人還是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務。
當我們指責他人、抱怨環(huán)境,批判生活中的種種不公時,很多時候是在為自己開脫。
我有一個朋友,大學畢業(yè)之后就一直“賦閑在家”。
一開始,朋友們還會幫他介紹工作,可是他總是以“專業(yè)不對口”、“前景不好”、“沒有技術含量”等各種理由來推托。
慢慢大家就不耐煩了。一個朋友忍不住說:“你再這樣下去,就真的成為啃老一族了!”
結果,他漲紅了臉說:“現在社會壓力那么大,失業(yè)的人多了去了,又不是只有我一個!”
于是,我們終于領悟到,我們是幫不了一個“凡事都為自己找借口開脫”的人。
可見,“合理化”只會讓人安于現狀,停滯不前。
總之,不管是壓抑、自責還是合理化,都在說明一點:我們不能接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。
我們都希望和這些討厭的缺點劃清界限,最好讓它們從生活中永遠地消失。
說實話,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。但這些方式都不是健康、積極的。
(三)
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:
我們該如何面對自身缺點,才能稱得上是健康、積極的呢?
美國心理學家愛麗絲·博伊斯在《真正的接納,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》書中,提供了一些建議:
首先,認清一個基本的事實:沒有人生而完美。
不論是手握大權的總統、身家上億的巨富、魅力十足的明星,有誰敢說自己是完美的呢?
而且,用一個發(fā)展的視角來看人的一生,每個人都是從弱小中不斷獲得成長,才逐漸變得強大起來的。
因此,任何的不足、短板、缺點都有可能長期伴隨著我們。
看清了這點,你就不會因此而痛苦。
“科學天才”愛因斯坦曾被老師懷疑智力缺陷,美國總統林肯也因口吃問題而被人嘲笑。然而,他們都沒有因此否定自己的價值。
任正非在訪談中也說,自己也有很多缺點,在家里常被老婆孩子責怪。但是這些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家。
或許你在人際交往方面不夠出色,或許你因脾氣不佳而備受困擾,但是沒有關系,缺點人人都有。
其次,了解“不接納”背后的深層動機。
我們之所以不接納自己,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告訴我們——你需要成長。
如果你一直是“五音不全”,那么音樂就是你的短板。
怎么辦呢?
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音樂人,完全沒必要去彌補音樂這塊短板。
你要做的是: 用全部精力,把自己的長板做的足夠長。
最后,尋求性格的升華和超越。
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:“如果我們能承認和接納人格中的陰影,就會對精神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。”
當我們接納自身的不完美的時候,那個一直指責自己的聲音就消失了。
當我們從自我指責中解放出來,就會快樂的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優(yōu)點上。
當你不再指責自己,你就獲得了最寶貴的勇氣;
當你敢于向別人坦誠自己的不足,反而會贏得他人的贊賞。
此外,當你能夠接納自己、原諒自己的時候,自然就能夠接納他人、原諒他人,與他人和諧相處。
從心理學角度看,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,生長環(huán)境也不相同。人是有高有矮,有黑有白,有丑有美。有些人智力,性格缺點的根源可能來自遺傳基因,有可能終生難改。我們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與基因缺陷對抗,倒不如把有限精力用在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。
做一個完美的人,不如做一個有特長,有價值的人。
我是無名漁夫(微信/QQ:181628402)軒鼎創(chuàng)業(yè)旗下講師,為草根提供網上賺錢項目交流技術方法及最新互聯網項目分享!感謝您一直以來對軒鼎創(chuàng)業(yè)的大力支持!更多干貨可訪問創(chuàng)業(yè)課堂https://www.chuangyeketang.com